学院暑期开展国际小学期教学项目——全球商务前沿探究(商英1期)
|
|||||
|
|||||
为落实学院“十四五”规划中的国际化战略,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深化学生对全球商务理论与实践前沿的认知,2023年暑期学院正式推出了为期2周的国际小学期教学项目——“全球商务前沿探究——商英1期”。 学院国际小学期缘起学院“十四五”规划制定过程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化精品商学院建设目标而确立的行动项目,在主题教育工作,学院主要领导作为领题调研的重要内容,在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组建了教学团队,精心遴选了教学内容,匠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并以讲座分享、研讨交流、参观调研、沙盘实战、游学体验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为载体,通过沉浸式聆听商界大咖的讲座,零距离接触国际知名企业,体验式感受全球商务氛围,达到培育未来商界骨干的设计目标。 7月6日,在学院正式举行了项目开班仪式。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建斌、副院长郑丽、教务办负责人和学生办负责人、教学团队负责人潘月杰等,以及从各专业遴选出的24名优秀学生举行了开班仪式。陈建斌在开班动员讲话上勉励学员们要借此机会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培养国际化视野,并期待同学们能够输出一些有价值的成果。郑丽介绍了项目的缘起和设计过程,潘月杰介绍了课程的总体安排。 国际小学期开班仪式 国际小学期教学项目主要由主题讲座,京内参观体验,京外研学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在校内主题讲座中,教学团队聘请了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陶氏化学公司、中国先锋金融集团、国联证券等国内外知名大学与企业的知名学者与企业界管理精英,为学生做了11场前沿主题讲座。系列讲座为学员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全球商务、国际贸易、绿色发展、金融和信息技术前沿领域最新发展的机会。参与讲座的学员们通过聆听专家们的见解,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理解。此外,讲座也为学员们提供了与业界专家交流的机会,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将对学生们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 在京学习期间,学员们走进小米科技园, 参观了小米之家全球总部店、相关生态链产品、小米智慧家庭体验区及小米园区,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如何改变生活,深刻理解了小米的生态战略以及以“专注、极致、口碑、快”为特征的互联网营销思维。在非洲文旅中心,学员们参观了非洲的艺术作品,感受中国与非洲的文化差异,也让同学们领略了异域风情。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师生踏进历史长河,近距离观察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货币,也了解到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在这里学员们共上了一堂生动的金融思政课。 京内参观 在京外研学活动中,学员们在山东省青岛市先后到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青岛啤酒厂、红领集团研学,青岛研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素养,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们在接受专业讲座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商业管理的魅力和挑战,拓宽了眼界,也激发了学生们对未来职业的热情和信心。 青岛研学 参加此次国际小学期的国际商务专业21级学生徐飞飞认为:在这10余天的国际小学期研学活动中,我们有机会可以与各行业著名教授专家交流,深入学习了各个领域的前沿知识,收获颇丰,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广阔的外语能力、新商科知识和跨界思维,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市场的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1级学生樊樱典认为:国际小学研学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还培养了我们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在在接受专业讲座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商业管理的魅力和挑战,拓宽了眼界,也激发了我们对未来职业的热情和信心。国际金融专业20级学生艾斯木都拉·吐尔孙认为:通过这次国际小学期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金融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广阔的知识和跨界思维,不断学习和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只有加强与企业和专家的互动交流,增加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长为更为全面的复合型、全面型人才。 《全球商务前沿探究——商英1期》作为我院国际小学期教学项目的第一期课程,开篇顺利,未来,我院将遵循AACSB“使命驱动、持续改进”的理念,开展更为深入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创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文/图 潘月杰、孙静梅、徐飞飞、李泉、樊樱典、梁博惠子 |
|||||
关闭|打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