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我院教师徐枫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客观解读的文章在香港《明报》发表
来源:国际商务系 作者:徐枫 日期:2024-03-04 浏览次数: 字号:[    ]

近日,有著名国际经济学者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经济遇到了大麻烦”,中国经济正在日本化,通缩陷入死胡同,国际影响比较负面。基于此观点,2024年2月20日,我院徐枫老师在香港《明报》刊发了《外资撤离背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客观解读》,客观而理性地提出了对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看法。文章由中国新闻社特稿中心进行专家约稿,并推荐给香港的《明报》媒体。


   《明报》主要是针对海外华人的中文报纸,在海外华人领域影响较大。文章刊出后,传播效果较好,其观点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增强了海外华人与海外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客观理解与信心。

附原文:外资撤离背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客观解读

2023年国内GDP增长率5.2%,国外学者就此质疑。2023年之前,显性的疫情管控,人的流动性降低,带来隐性的消费管控,“人气”下降、投资信心下降等问题是确定性事实。经济基本面是真实“向衰”,还是潜在“向好”。可以从需求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客观而理性的分析。

一、大消费是2023年中国经济确定性的事实,是GDP增长的主动力。

“网络+”大消费市场全方位、全时段开启,是确定性事实。“买买买”硬消费在大数据层面:2023年快递业务量1320.7亿件,增长19.4%。业务收入增长14.3%。同时在10亿+的移动支付端,隐性消费上,眼球经济(流量消费)崛起。文娱产业通过大数据“流量”动态调整,抢抓市场红利。二是流量消费可以低成本筛选出真实消费群体。基于搜索偏好的大数据,商家以“0元”等成本引流,吸粉、汇聚需求群体,再精准化筛选真实消费者。大数据流量加持下,消费突破了空间与时间限制,全天侯“不打烊”。2023年国内B站月均活跃用户3.41亿。抖音、快手等持续丰富电商赛道。拼多多、淘宝等大平台均实现增长。尤其是拼多多的拼单模式形成了规模化购买力,放大了消费能级,引导各平台开启普惠消费,普通民众成为消费中坚力量,契合了当下制造业的供给现状。这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底盘”。

2023年房地产向弱,与之直接、间接相关的商品需求收缩,尤如经济的主动脉受阻。但市场可以重构造血通道,通过毛细血管的分流,化解系统性风险,如:新商业模式(淄博烧烤&哈尔滨小土豆等)的出现,其后续的红利效应鼓励更多的创新在消费端持续开启。“idea”的创新,成本低、频率快,只需重组资源即可。另外,房地产的市场腾挪空间较大。受困于地产端的产业长期将实现市场分流。大基建分流建筑业原材料;以租代售分流滞销的房产;消费升级带动家居类产品销售。产业分流需要“阵痛”,顺应需求的变化而实现。

二、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增长是2023年中国外需市场确定性事实,是GDP增长的强动力。

海关净出口数据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平稳且微涨。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规模和占比达到最高水平。出口结构上:一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宗商品。二是附加价值较低的制造业产品。如机电、电动汽车、船舶、家用电器等。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与货物标箱发送,分别增长6%、18%。惠及到普通消费者“衣、行、住、行、用”各个生活细节,是外需市场普遍需求的大宗类、民生类产品,是我国制造业的主流。这种底层逻辑,是中国对外贸易坚实的“底盘”。当前,“丝路电商”开启了双向贸易通道,“买全球、卖全球”的大消费正在拓宽。

绿色发展问题。一定是先“有”,才能提及“高质”。“一带一路”共建中,发展落后的国家,需要先解决基础建设,基本衣食住行需求,才能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如,不具备发展清洁能源的国家,只能先建设水电或火电基础设施。若为了绿色化目标而鄙弃一般制造业,许多国家的民众将返回工业化之前的生活。

三、国内外资本的投资层面,信心的缺失与市场受阻是2023年中国投资市场确定性事实,是阻碍国内GDP增长的困境。

2024年国家货币政策为“通胀预期目标制”,宽松的节奏更加平稳。国家在基建领域将直接“输血”。基建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非一次性货币“放水”。并且,在宏观领域,长期内“通胀与失业”二者不存在替代,市场“无形的手”会解决经济的失衡态,“自然态”主导再平衡是根本。外资层面,2023年中国仍是全球投资热土。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增长39.%。实际使用外资11339.1亿元,下降8%,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减少的外资,一是一般制造业,投资外移至东南亚等。二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降至13.4%。国内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较多,开放程度低。高技术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仍是外资的热点。

储蓄层面,2023年居民总储蓄达到137万亿,超过同年GDP。储蓄端汇集流动性,反映了居民对民生担忧,对失业恐慌。

综上,投资市场流动性充裕,融资需求不足,是市场的现实困境。需要确定性的预期,这是投资与消费持续增长的精神底盘。

四、结论:经济发展大方向,长期看好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目前是短期结构性调整。未来出路:一是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并行驱动;二是就业问题。国有经济、民营资本与外资、小微经济体,互为补充,稳就业;三是将城市消费引导至乡村振兴等领域;四是进一步分流、化解房地产风险。总之,需要精准施政,适应消费分级的趋势。

古语道,听风800遍,才知是清欢。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整,需要增强政策韧性。中国正在不断试水、调整。基于发展的经验,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有信心、有能力,引领经济稳健前行。(徐枫  北京联合大学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文章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研究成果18JDYJA020)

关闭|打印
版权所有:北京联合大学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